“十要、十不要”
1.要時刻保持防控斗志,不要出現麻痹厭戰僥幸松勁。
2.要堅持日常常態防控,不要放松測溫掃碼佩戴口罩。
3.要及時診斷發熱癥狀,不要進入密集場所乘坐公交。
4.要警惕冷鏈物流快遞,不要銷售網購進口冷鏈食品。
5.要注意飲食餐具衛生,不要食用生肉海貨野菜野味。
.6要堅持開展聯防聯控,不要放松人居環境整治提升。
7.要倡導健康生活方式,不要減弱個人防疫防護習慣。
8.要密切關注疫情發展,不要隨意進出中高風險地區。
9.要主動報告旅行行程,不要抵制排查登記隔離觀察。
10.要常鳴疫情防控警鐘,不要松弛外防輸入內防反彈。
“十做到”
一、前往公共場所時,關注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,做到預約或錯峰前往。
二、前往公共場所時,提前準備“健康碼”,做到配合測溫、掃碼、查卡,如不配合,將被拒絕進入。
三、做到隨身攜帶口罩,如處于公園、農貿市場等室外場所的人員聚集處,或處在通風不良的影劇院、網吧、商超、餐廳、展館、博物館、體育館、健身房和廂式電梯等場所,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,均需全程佩戴口罩。
四、在公共場所內,做到人與人之間保持適當安全距離(1米以上),避免聚集,盡量減少公共場所停留時間。
五、時刻做到保持手衛生,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,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。
六、注意咳嗽禮儀,做到咳嗽或打噴嚏時屈肘或用紙巾遮住口鼻,避開他人。
七、盡量做到不接觸公共用品和部位,前往公共浴室、美容院等場所時建議自備毛巾、浴巾、拖鞋等用品。
八、前往醫院就診、探視或陪護時,做到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。出現發熱等可疑癥狀時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九、公共場所集體就餐時,做到使用“公勺公筷”,倡導“分餐制”。
十、從外地返長人員要及時、如實向社區和單位申報。對瞞報、謊報及造成嚴重后果的將承擔究法律責任。